襄阳市教育门户网站

关于开展2025年教育数字化赋能学科教学示范课(课例)评选活动的通知

时间: 2025-03-12
时间: 2025-03-12
索引号: 011158671/2025-07595 分类: 教育
发布机构: 市教育装备中心 公开日期: 2025-03-12
标题: 关于开展2025年教育数字化赋能学科教学示范课(课例)评选活动的通知
文号: 主题词:
生效时间: 终止时间: 来源:

关于开展2025年教育数字化赋能学科教学示范课(课例)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市直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鄂政办发〔202327)要求,适应人工智能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决定组织开展“教育数字化赋能学科教学示范课(课例)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1. 促进教师学习和运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工具,改造教育教学过程或环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化学习需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 推进我市中小学学科教师利用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省市平台等优质数字资源,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发现并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促进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善发现、勤研究、会总结的良好数字化转型氛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教学范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入发展。

二、活动对象

全市各学科教师及教研员。

三、作品类型及要求

(一)作品类型

1. 学科示范课。学科示范课为运用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平台等优质资源,或者其他数字化教学工具(软件)开展学科教学的一节完整课时授课的录像。示范课应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最新修订的教材,保证学科知识内容和授课语言的科学准确,保证情境素材的真实性、适切性和权威性;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教学改革方向,充分考虑学科性质和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特点,应用数字技术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报送示范课时,附课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中要详细说明数字资源和数字工具的应用策略。

2. 数字工具应用课例。数字工具应用课例为数字工具应用介绍微视频。课例聚焦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应用软件,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学科教学工具、教学辅助系统、教学资源库、教学评价工具等。课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推广价值,能够促进数字化教学工具在日常教学中深入、广泛应用。

报送课例时,附数字工具来源、数字工具介绍(包含但不限于视频、文本图片说明等)和微视频脚本。

(二)作品要求

1. 注重制作规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完整、教学资源充足、摄制技术规范(见附件1),语言、文字、符号、单位等使用要符合国标,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有任何广告。

2. 保证内容原创。必须是教师本人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典型教学成果,严禁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凡是提交的参评作品,均视为作者同意在市级平台进行公益展示和推广。

四、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作品报送、评审依托襄阳名校名师资源平台开展(https://mxmsxy.czbanbantong.com/index),参赛教师将经过学校评审、打磨并推荐的作品上传至平台指定栏目,然后由县级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分配指标推荐至市级评审。

1. 学校推荐(即日起-615日)。学校应鼓励、支持教师参与活动,积极组织教研、打磨示范课(课例),并择优向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市直学校参赛作品经学校审核、推荐后直接报送。

2. 县级初选(616-630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学校推荐的示范课(课例)在下达的名额内(市直、高新、东津、保康各20个,其他县(市、区)各30个)择优推荐至市级,各县(市、区)相同内容作品不超过2件。

3. 市级评选和现场说课(71-730日)。市级活动组织部门组织专家对县市区推荐的示范课(课例)进行评选,选择优秀作品开展现场说课(通知另发)。

五、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实施。成立市级活动组委会,统筹协调活动开展。各县(市区)、市直学校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活动开展,并将活动联系人信息表(见附件2)于330日前报指定邮箱。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教部门技术和教研优势,通过活动培养和发现一大批数字化转型骨干教师,推进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2. 严格程序标准。各地要规范遴选程序,严格把握质量要求和评价指标(见附件3),坚持公开透明,保障公平公正。

3. 强化推广应用。优质课例将作为襄阳名校名师资源平台优质课程资源,供广大师生学习使用。

4.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谢扬17771105166 龚杰15717813112

平台技术支持:白光15537113117

邮箱:2643582104@qq.com

附件:

1. 示范课(课例)报送及制作要求

2. 活动联系人信息表

3. 示范课(课例)评价指标


襄阳市教育装备中心

2025312



附件1


示范课(课例)报送及制作要求


示范课(课例)内容应为教育部审定的中小学各年级学科教材中的具体一课(节)。一课(节)如有多个课时,需分别制作多个微课,最多不超过3个课时。申报的示范课(课例)应包括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增加课例中应用到的数字化的详细说明,如有必要请提交专门视频文件进行展示说明)、课件、作业练习等。

一、示范课(课例)视频

示范课(课例)可适当呈现授课教师画面,单个视频时长:30分钟以内。视频片头文字信息包括: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名、主讲教师等。录制环境安静无噪音,光照充足均匀,教师语言规范、声音响亮。视频画面的比例为16:9,大小不超过1G,编码格式H.264/25帧,分辨率1920*1080P,码率8Mbps,音频AAC编码、码率128Kbps。视频文件应做适当的后期剪辑。

二、课件

课件及其嵌入的媒体素材应确保内容清晰无误,界面设计简明、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风格统一。


三、其他文档

教学设计、作业练习等以文本的形式呈现。教学设计应至少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应用到的数字化技术详细说明等。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实际情况,作业练习应与学习目标相一致。


附件2


县(市区)、市直学校活动联系人信息表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QQ




附件3


示范课(课例)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分值

目标

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检测,重难点突出。

10

教学内容

组织科学

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覆盖该课所含知识,课时安排合理。

教学

过程

教学环节

流畅紧凑

教学过程包含必要的教学环节,层次清晰,过程流畅;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

40

教学方法

策略适切

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亲身体验、情境感知;教学组织严谨,教学方法得当,策略有效。

数字技术

融合有效

熟练运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整合和应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教育资源,促进知识理解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教学

资源

教学设计

明确恰当

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导学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0

作业练习

规范科学

课上练习、课后作业、实验活动(如有)紧扣教学目标,总量适中,难易适度,形式多样,促进学生发展。

技术规范

资源完整

提交规范

教师讲解、实验与多媒体演示切换适当,布局美观,声画同步;课件、教学设计、作业练习信息完整、格式规范;资源引用注明出处。

20